等級 |
工作年限 |
具體要求 |
一級 |
4年 |
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二級/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 |
二級
|
4年 |
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三級/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 |
3年 |
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三級/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工學校、技師學院畢業生 |
|
1年 |
具有碩士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歷證書,并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三級/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 |
|
2年 |
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預備技師證書的技師學院畢業生 |
|
|
具有大學本科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歷證書,并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三級/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 |
|
|
具有博士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歷證書 |
|
三級
|
5年 |
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/ 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 |
—— |
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/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,并具有高級技工學校、技師學院畢業證書或具有經評估論證、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 |
|
2年 |
具有大學專科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,并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/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 |
|
1年 |
具有大學本科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歷證書,并取得本職業 或相關職業四級/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 |
|
—— |
碩士及以上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歷證書 (含尚未取得畢業證書的應屆畢業生) |
|
四級
|
4年 |
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4年(含)以上 |
—— |
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生或應屆畢業生、高等院校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在校生 |
考試科目 |
課程內容 |
四級 |
助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(三級) |
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(二級) |
基礎知識 |
基礎知識 |
基礎知識 |
勞動經濟學;勞動法;現代企業管理、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;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; |
|
專業技能(人力資源六大模塊) |
人力資源規劃 |
人力資源規劃 |
工作崗位分析與設計;勞動定員管理;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設;費用預算的審核與支出控制等 |
組織結構設計與變革;人力資源的需求預測、供給預測與供求平衡; |
人員招聘與配置 |
人員招聘與配置 |
員工招聘活動的實施、評估;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;勞務外派與引進; |
員工素質測評標準體系的構建;慶聘人員測試;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組織與實施 |
|
培訓與開發 |
培訓與開發 |
培訓需求分析;培訓方法的選擇;培訓制度的管理 |
員工培訓規劃與課程設計;培訓效果的評估 |
|
績效管理 |
績效管理 |
績效管理系統管理;績效考評 |
績效考評的方法應用與誤差控制;績效考評指標與標準體系設計;關鍵績效指標的設計與應用;360度考評方法 |
|
薪酬管理 |
薪酬管理 |
薪酬制度設計;工作崗位評價;人工成本核算;員工福利管理 |
薪酬調查;工作崗位分類;工資制度設計與調整;員工薪酬計劃的制定;補充保險管理 |
|
勞動關系管理 |
勞動關系管理 |
集體合同管理;民主管理制度;工作時間與最低工資標準;勞動安全衛生管理 |
理論知識、專業能力考點、重點串講、復習方法、二級綜合評審輔導 |
|
培訓方式 |
網絡課程 |
網絡課程:共35課時(精講班) |
網絡課程:共36課時
(精講班31課時+模擬押題班5課時 ) |
網絡課程:共42課時
(精講班39課時+模擬押題班3課時 ) |
場次 |
時間 |
內容 |
題型 |
分值 |
答題方式 |
所屬級別 |
第一場 |
8:30-10:00 |
職業道德 |
25道選擇題 |
10 |
涂答題卡 |
二級
三級
四級 |
理論知識 |
60道單選題 |
54 |
||||
理論知識 |
40道多選題 |
36 |
||||
第二場 |
10:30-12:30 |
專業技能 |
簡答、案例等 |
100 |
紙筆作答 |
二、三、四級 |
第三場 |
省考試中心安排 |
綜合評審 |
論文答辯 |
100 |
紙筆作答 |
二級 |